每當夜幕低垂,漫步在風光旖旎的伊寧市伊犁河畔,可以看見由多棟高層樓宇燈飾聯動和LED點光源組成的五星紅旗、薰衣草花海、蛟龍等圖案,在迷人的夜色中呈現出一幅“伊犁河小夜曲”的璀璨長卷。那景美的誘人哦!可誰又能想到,四十年前,伊寧市的夜色是多么的蒼白單調,甚至連電都不夠用。
翻開四十年前的史冊,探尋張張黑白的畫面,那時的伊寧小城經濟是多么落后。放眼放去,方圓幾里地只有零星幾個工廠和商業(yè)區(qū),市區(qū)用電基本上都集中在那幾個地方和居民群眾家里。那時用電基本靠當時的伊犁第一火電廠發(fā)電,只有兩臺單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機組,人稱這個單位為“電老虎”。但“電老虎”的威風不是發(fā)出很多的電,而是三天兩頭停電,讓人非常不滿。尤其是居住在電廠家屬院里的人最有體會,在晚上正興致勃勃聽著收音機里傳來的流行歌曲,哼起歡快的小調或孩子認真作業(yè)時,只要一停電,家屬區(qū)就會像亂了鍋似的,馬上會有人點起蠟燭或打開手電筒跑出家門看個究竟,好幾束手電光交織在一起閃爍個不停,扯著大嗓門罵罵咧咧地討個說法的現象成了家屬區(qū)的一處“夜景”。在他們眼里,電廠就是“電老虎”,就是發(fā)電給大家用的,停什么電啊?壓根就不應該有停電這樣的窩囊事。
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是,那時電廠家屬區(qū)還有個電影院,這也是唯一能去的娛樂場所了。但因電廠經常停電而中斷放映,有時停電長達近一個小時。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電影院里,很多觀眾實在等不下去,只好掃興而歸。在那時能完整地看上一部電影簡直是種絕妙的享受。
說實話,停電在那個年代還真是件無奈的事。由于電廠條件太差,機組落后,使設備安全運行可靠性很低,一年中常常發(fā)生停電現象。有時電不夠用,拉閘限電就成了不得已的手段。所以,那時家屬區(qū)每戶人家抽屜里基本上都存有幾個蠟燭和手電筒備用。
后來,電廠實行“包燈制”,因家屬區(qū)家家戶戶都沒有安裝電表,所以電都是免費用。電爐子幾乎成了每家使用量最多的“家電”,燒個開水、做個飯、炒個菜、取個暖等幾乎都用它,任那線圈燒的通紅通紅,給人毫不罷休的感覺。甚至有人還用大功率燈泡給自家雞窩里的雞取暖。用電的“方便”幾乎成了那個年代家屬區(qū)的最大“福利”。
再后來,因為其它原因,這樣的“好事”沒持續(xù)多久,用電開始收費,每家安裝了三相電能表,人工抄表當時一度電五分錢,一個月下來也就4、5元錢的電費。在那個每月只有將近一百元工資的年代,4、5元錢的電費也著實讓一些人心疼嘮叨了很久。
改革開放以后,全國各地的經濟開始突飛猛進,從而帶動全國電力的飛速發(fā)展。而伊犁第一火電廠正是在這種全國經濟熱火朝天的氛圍中被帶動了起來。
1986年,電廠開始擴建,增加了兩臺6000千瓦機組,但年發(fā)電量只有48000千瓦時,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1999年---2000年,電廠啟動熱電聯產,增加1臺6000千瓦機組、3臺12000千瓦機組,使裝機總容量達到54000千瓦。
在九十年代期間,可是不止伊犁第一火電廠,還有托海水電廠、伊犁第二火電廠等單位都陸續(xù)發(fā)電,強大的電流通過伊犁電網進入千家萬戶。但伊犁第一火電廠憑著扎實的“基本功”和深厚的“底子”,一直到2011年,曾發(fā)出伊犁電力發(fā)展史上年最高1.8億千瓦時的發(fā)電量。
在電廠前景變得越來越好時,家屬院用電再也沒有任何優(yōu)惠了。因為發(fā)電企業(yè)的特殊性,家屬區(qū)用電跟社會一樣都是每度電0.55元了,用電質量大幅提高,再也沒有所謂的“卡脖子”停電現象了,家家戶戶都買了電視、冰箱、電磁爐等很多大功率家用電器,并開起了壓面店、榨油店等,強勁的電流讓家家戶戶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在電力體制改革的進程中,新疆電力史上還發(fā)生了一件劃時代意義的大事。2010年11月,總投資近160億元的新疆750千伏超高壓電力傳輸線路順利投運并入西北電網,結束新疆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將實現“西電東送”。而伊犁恰恰是“西電東送”的橋頭堡。
2012年,因上大壓小,伊犁第一火電廠正式關停,結束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發(fā)電歷史。而她的新“娘家”---中央企業(yè)國投集團搶抓新疆大發(fā)展的機遇瞬速占位伊犁,成立國投伊犁能源公司,投資建設兩臺33萬千瓦的機組,設計年發(fā)電量為33億千瓦時,成為當時伊犁最大的熱電企業(yè)。2013年年初,這兩臺機組相繼投產發(fā)電,為千家萬戶輸送出綠色清潔的電源。
但在西部大開發(fā)號角擂響,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后,借新疆大發(fā)展的東風,各大央企也紛紛投資新疆,搶抓機遇,各路發(fā)電項目紛紛上馬,形成“多家發(fā)電,群雄逐鹿”的競爭局面。一直到2017年底,新疆共有598家發(fā)電企業(yè),總裝機容量達到8220萬千瓦,這給國投伊犁能源公司的經營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2016年11月,新疆庫車至伊犁75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投用,北起伊犁地區(qū)伊寧縣,南至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工程的投用將大大提高南疆和伊犁區(qū)域供電可靠性,新疆電網主網架也將由目前的220千伏直接升級為750千伏,為伊犁電量的輸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投伊犁能源公司在機遇面前,變壓力為動力,改造設備、對內挖潛、降本增效;對外廣開路源、跑營銷、搶發(fā)電量。在國投伊犁能源公司投產發(fā)電到2017年底,通過新疆電網累計送出144億千瓦時的電量。不能不說,在當今電力市場競爭壓力劇增、煤炭成本增高的大背景下,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驕傲的成績。
而在去年,因國家電價調整,居民用電下調到每度電0.39元,電表也全部換成了智能電表,用電計量更準確了,家家戶戶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滄海一瞬間。從40年前的“拉閘限電”到40年后的“西電東送”,伊犁經濟發(fā)展的速度和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都得到很大提升,這都離不開電力做保障。而40年來,伊犁社會用電量也一年比一年高,企業(yè)年發(fā)電量更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較40年前的發(fā)電量,整整提高了7300多倍,簡直是天壤之別,這擱在過去簡直是讓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可以說,中國的改革開放給電力企業(yè)帶了前有未有的高速發(fā)展,也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憶往昔,心潮澎湃;展未來,豪情壯志。在改革開放大旗之下,相信電力企業(yè)的明天會更加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