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17時,在冬日的余暉中,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寧海電廠生產樓會議室內,5號爐防磨防爆總結會緩緩落下帷幕,如同一場戰(zhàn)役宣告勝利結束。燈光漸暗,維護部副主任工程師張永全、鍋爐點檢長尹剛和點檢員馮程三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長,手里沉甸甸的總結材料承載著那些爭分奪秒的日日夜夜。
此刻,三人的目光交匯,嘴角微微上揚,就在這一瞬間,記憶的閥門訇然洞開,他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戰(zhàn)火紛飛”的“四管”防磨防爆檢修歲月……
“四管”防磨防爆指對鍋爐過熱器、再熱器、水冷壁、省煤器的受熱面檢查,屬“逢停必檢”項目,一旦泄漏會導致機組非停。由于鍋爐內部環(huán)境惡劣,高溫、高壓加上飛灰磨損,多種因素影響著受熱面。特別是今年迎峰度夏期間,作為華東區(qū)域主力發(fā)電企業(yè),該廠6臺煤機持續(xù)高負荷運行,深度調峰時大幅增加鍋爐運行負擔。借著C修契機,該廠將防磨防爆檢查調整為主線任務,維護部鍋爐專業(yè)扛起重擔,開啟了一段“痛并快樂著”的艱苦征程。
圖為馮程(左)、張永全(中)和張宇飛檢查受熱面管道磨損情況
想象一下,如果每天在1.2米的有限空間內作業(yè),會是什么感受?身高1.8米的“85”后陽光小伙兒馮程“有苦難言”,往昔一幕幕場景如放電影般在腦海中浮現(xiàn)。
時間撥回到11月27日,這是馮程連續(xù)50天在爐內的日常作業(yè)。他穿上防護服,戴好防塵口罩,全身包裹嚴實,只露出一雙眼睛。雙手緊握人孔門上方把手,兩只腳進入人孔門,仰躺著身子鉆進一級再熱器中間通道。然而此刻馮程只能佝僂著身軀,艱難地在管排間摸索前行。他不時趴在管排上,伸手去探更遠處的管道,手中的測厚儀沿著管道的焊縫緩緩移動,記錄下超標管道的數(shù)據(jù)和位置后,又走向下一根管道。短短10分鐘,臉上就被勒出了紅印兒。每動一下,身上的灰塵便簌簌落下。蹲久了雙腳發(fā)麻,可他只是捶兩下就繼續(xù)工作。這樣的動作反反復復,身影漸行漸遠。
“腦瓜子嗡嗡地,忙到飛起來。”馮程坦言。早上8點準時進入鍋爐內,除了半小時的吃飯時間,爐內作業(yè)直到21點,有時候還要通宵。為了節(jié)省進出時間,他和同事們盡量少喝水。馮程的胡茬來不及認真修剪,臉上的痘痘從未消退,不修邊幅,與平日判若兩人。
“咱們這一次的檢查力度肯定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檢查范圍都是在第1根到第3根之間,現(xiàn)在要到更深的第4到6根,任務確實很重,大家再辛苦一陣子,一定要負起責任。”安全交底現(xiàn)場,張永全言辭懇切,黨徽熠熠閃光。
昏暗而狹窄的鍋爐內部,一束光線穿透厚重的金屬管壁,照亮了前方一個個令人動容的場景。躺著、蹲著、仰著、趴著……各種姿勢在爐內不停變換著。一級再熱器內部管排間隙小,又要深入排查,難度大,需要用手拉葫蘆逐排拉開管排之間的間隙,但換管難度更大。
“間隙太小了,需要調整大一點。”“好了好了,可以了。”“管道有點折口,再調整一下……”這樣的聲音在爐內久久回蕩。
只見焊工趴在管子上,找準位置焊接,10分鐘后,調整位置,又躺著焊接。視線受阻的位置,還要通過高難度的鏡面焊來完成。爐內灰塵大,總是迷眼睛,掉在衣領里,戴眼鏡的人倒是好一些,但也會被厚厚的一層灰覆蓋住。說著,正在換管的溫群翔又擦了擦眼鏡,依稀聽到灰塵在鏡片間摩擦。
周文澤監(jiān)護,溫群翔換管,晚班搭檔從深夜奮戰(zhàn)到黎明。鍋爐外,深秋的江南,夾雜著絲絲細雨,總有說不清的寒意。99米高的鍋爐頂上,風很大,周文澤使勁裹緊身上的棉襖。
而在水冷壁受熱面檢查現(xiàn)場,尹剛焦急地踱來踱去。水冷壁冷灰斗磨損量大,消缺作業(yè)量大,檢修周期內根本完不成,按常規(guī)更換管道時間來不及。怎么辦?
尹剛把大家聚在一塊商量對策。“能不能直接采購成片的水冷壁膜片?一方面減少后期焊口數(shù)量,另一方面減少鰭片焊接量。”尹剛說道。
但是采購周期長、鍋爐廠家是否能及時生產?諸多問題擺在面前。大家分頭行動,匯報分管領導,聯(lián)系技術廠家現(xiàn)場測繪。疲憊的尹剛和采購人員同赴上海現(xiàn)場催貨,輾轉2天。就這樣,設備如期到貨,384根受熱面管道分8片水冷壁膜片更換完成。
一再區(qū)域更換管道396根,缺陷量增幅超300%,水冷壁更換超標管道606根,過熱器懸吊管162根……73天里,在數(shù)十萬根管道內,他們穿梭不息,1164根問題管道全部更換完成。
三人回過神來,不約而同下樓回到鍋爐專業(yè)辦公室。“戰(zhàn)斗”還沒結束,一天未曾休息的防磨防爆小組成員要總結檢修經驗,重新整裝出發(fā),為2025年3號機組A修中的“四管”防磨防爆項目繼續(xù)做準備。(董廷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