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規(guī)劃建設 > 企業(yè)

【一帶一路故事】結緣十年 感受變遷

電建海投公司發(fā)布時間:2022-03-04 09:10:21  作者:寧海龍 陳霞

230KV輸電線路在山間林中穿梭,生機盎然的移民新村簇新敞亮,干凈衛(wèi)生的凈化水源源不斷……回想起10年前剛與南歐江結緣時的點滴,眼前的面貌令陳霞感慨萬千。

2012年,陳霞一畢業(yè)就加入了南歐江流域發(fā)電有限公司,投身到“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南歐江7座電站的建設當中,陳霞負責移民生計恢復工作,天天奔波于各電站,與老撾政府及當地百姓打交道,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那時電站還處于建設期,條件艱苦,進出村莊的道路一到雨季就會打滑積水,手機沒有信號,用電斷斷續(xù)續(xù),2016年電站相繼投產后,新建的移民新村,家家圍起了小院,水、電、路通到戶,還配套建有學校、醫(yī)務室等公共設施,條件越來越好,人口也越來越多,給當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霞講到。

陳霞告訴我:“十年跨越,感受最深的是路”。

那時進入五級電站卡那村,唯一的交通方式就是坐船,一只船只能坐2個人,船槳靠人工滑動,人坐在上面晃動的厲害,2小時的行程,坐在船上根本就不敢動彈,生怕失去平衡摔個跟頭。

如果你運氣不好,半路上遇上下雨,不僅要淋成落湯雞,還得冒著危險用瓢舀水,以免船只滲水太多,出現危險。

電站開建后,50多公里的石渣路從縣城修到村里,公司還聘請專業(yè)隊伍,每年維護保養(yǎng),路從未斷過,半小時就可以到達孟三潘縣城,出行非常方便。

電站投運后,公司結合卡那村日照充足、雨水充沛的氣候優(yōu)勢,在移民村附近規(guī)劃好了茶園,提供茶苗并引進種植技術,帶領村民科學種植,脫貧致富,村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

除了路,還有通訊。陳霞說:“之前村里通訊條件差,天氣預報接受不及時。常常遇到河水突然猛漲,村民在江里捕魚的小船和漁具被沖走,幾天之后才知道是上游下了暴雨。如今整個南歐江流域奸成了南歐江水情自動測報系統(tǒng)的水文站、雨量站,暴雨前村民們都會提前接到通知,有足夠的時間轉移小船和漁具,再也不用擔心被沖走了”。

從四面透風的茅草房到紅瓦白墻的吊腳樓,陳霞又給我講了一個移民變遷的故事。

小學老師沈德安(Saeng duen)女士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家住南歐江一級電站的惠婁村。老房子是茅草屋,全家靠天種稻谷,年成不好時,飯都吃不飽。近幾年,公司在這里修電站,建了移民村,家家戶戶圍起了小院,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在電站上班,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霞告訴我:“2012年她就認識(Saeng duen)沈德安老師了,當時她還沒成家,在村小學教書,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皮膚曬的黝黑。如今,已是2個小孩的媽媽,丈夫買了車跑起了運輸,家里還開了一個小賣部,日子過的熱熱鬧鬧。2019年時,沈德安(Saeng duen)老師還接受過廣西電視臺《家在青山綠水間》《瀾湄花正開》攝制組的采訪,上過中國電視臺,是大家眼中的紅人”。

前幾天,陳霞到南歐江二級電站的哈克移民村去回訪村民飲用水使用情況,正好遇見蘇拉蓬一家在拉水。她告訴我:“之前村民喝水只能購買桶裝水,一桶要花費6000基普(折合人民幣4元左右),遇上高溫天氣,一個月需要20桶以上。對于當地村民來說,喝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2021年,哈克村被選為瀾湄合作飲水示范項目試點,由中國政府出資,對舊取水點和管路進行改造,并新建了一個取水點和一條管路,配套凈水設備,集中凈水處理?,F在,蘇拉蓬只需步行兩分鐘,便可以到達供水點,擰開水龍頭就能喝上經過凈化的干凈水,再也不用買水喝了,徹底告別了用水貴、用水不衛(wèi)生的日子!。

“如今,水輪機轟鳴,發(fā)電機組飛轉,南歐江上7座電站,21臺機組全部投產發(fā)電,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點亮著老撾人民萬家燈火。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電站、鐵路等把中國和老撾緊密的連接起來,不僅實現了共同發(fā)展,還加強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和聯系。我能有幸參與到其中并見證其發(fā)展與變遷,我感覺很自豪,很幸福。”陳霞講到。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fā)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